秦遇不想如此,他只是略微设想一下那种情景,就很不舒服。

        可是钱从哪里赚?翰林院的月俸只勉强够他们开销,有时候还要用苏大哥给他的臭豆腐分成补贴,攒下来的钱在普通百姓看来还行,但是在京城行走就不够了。

        不说其他,就说同僚之间,人情往来总少不了吧。秦遇跟林教习之间是少数,他又不是独行侠,一般聚会叫上他,他要出面的。

        人家请了他,他总不能不回请吧。

        还有,翰林院里没成亲的成亲了,得去贺喜。成亲了的,生了孩子,更要去贺喜。再是某某搬了新家,还是要去贺喜。各种由头,全看别人想不想的出来。

        不一定这样就跟人拉近关系了,只是维持个面子情,希望别人别背后捅刀就可以了。

        秦遇还算好的,他科举出头后,开销主要在他身上,然后才是家里,而且都是日常嚼用,并不怎么花钱。

        像那些家里有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的,尤其哥哥弟弟也参加科举了,一大家子人都指着出头了的那个帮扶。

        他们翰林院里,外人瞧着都清贵,谁能想到翰林院里还有人到处找同僚借钱,才能维持基本的体面呢。

        张氏跟他说过重新做豆腐生意,秦遇不愿意。他把他娘接到京城是来享福的,不是让他娘继续干活贴补他的。

        不过他娘不做豆腐,其他人未必不可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