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铺子里,一来是看看生意如何,二来是看秦小山他们的手法对不对,有错误的地方,她也好指正。
京城的民风还是开放的,平民少女出门不用遮面,妇人就更没有那么多顾忌了。
张氏以前被偷过一次钱袋子,长了记性,后来出门就穿的朴素许多,她进去豆腐铺子,旁人见了问上一句,知道她是秦小山他们的婶娘,然后就没人再理会了。
张氏乐的如此,不然她还要费心思想借口。
他们这个铺子是以张氏的名义租的,秦遇的分成也落在张氏头上,主要是怕其他人说闲话。
目前,豆腐铺子周围的邻居,并不知道这豆腐铺子后面是一个翰林院小官。
张氏原以为自己做了十几年豆腐,早就做烦了,谁知道真的不碰了,心里还有点痒痒。
秦小山和秦一安给客人装豆制品,张氏就在旁边收钱。这样的情景,就好像还在长宁镇一样。
只不过京城下午来买豆制品的人,可比长宁镇多多了。
秦一安和秦小山每天累的不行,可是疲惫的脸上都是笑意。
在京城,豆腐五文钱一块,当然分量要比在长宁镇时多一些,豆干也是,豆干卖两文钱一块,油豆腐一文钱一个,还有早上和上午卖的豆浆,两文钱一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