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种“符号”,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换。就是防止有人泄露。

        这其中肯定是还有一些漏洞,比如商户或许会许【买家】利,不要发..票,就没有证据了。

        所以,这里就会给予“买家危机”,其实朝廷之前就有这种做法,比如乡下人家买牲畜,或者买房,双方都会去衙门做公证。

        这表示衙门是保护双方利益,后续出什么问题,衙门也会管。

        现在就是简化了这个步骤,如果买东西的人不要发..票,那么这桩买卖官府是不管的,被坑了还是怎样,都是自负后果。

        大买家或许看不上官府发的小玩意儿,但他们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肯定会要发..票。

        卖家如果不给,直接去衙门告,一告一个准儿。一边处罚卖家,一边奖励“买家”。

        现在刚开始推行,回收买家手里的发.票,还是鼓励居多。以后肯定会半强制性。

        衙门每月就根据商户的发..票,确定他们实际收入从而收税。收入越多,税当然交的越多。

        这里面其实已经有了现代阶段性收税的影子了。

        只是为了不要打草惊蛇,暂时还只限于商户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