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巴掌大的地方能种多少菜,外面青菜又不贵,张氏把自己说服了。

        秦怀铭的声音还在继续,秦遇跟秦怀铭的相交是一场意外,他六岁那年,身子好些了,他娘观察许久,觉得他应该能出门,于是年关时候,带着他去了秦怀铭家。

        他们去了之后,是秦怀铭的母亲方氏招待了他们。

        秦怀铭的父亲秦崇恩在家里排行第三,秦家两位老人跟着大房居住,秦崇恩和方氏如今自己当家做主。秦崇恩一年有一半时间带着大儿子在县里忙碌,剩下时间会回到镇上。

        方氏因为儿子们念书的缘故,就从沂溪县转到了长宁镇。倒不是沂溪县的先生不如长宁镇。恰恰相反,沂溪县作为县令大人坐镇的地方,有学问的先生不少。

        只是方氏和秦崇恩挑先生,先生也挑学生,方氏和秦崇恩看中的先生觉得秦怀铭基础太差,委婉拒绝了。

        夫妻俩虽然有些失落,也觉得先生说得有理,思索一番后都认为该让二儿子先把基础学好,之后再谋其他。选来选去,就选中了镇上的谭秀才。

        谭秀才是位很严厉的人,四十多岁,年轻时候就中了秀才,可惜后面考了好几次都落榜了,沮丧之后他也慢慢接受了现实,开了一家私塾。

        因为之前几次赶考,他不曾放下书本,虽然学问不够的缘故,落榜了,但他的基础很扎实,对学生们这方面要求也很严格。

        秦怀铭当初考了两次,才能进去学习。所以秦怀铭平时读书还算认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