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入秋,天气转凉,膳房里的点心换上了蜜饯。应紫嫌腻了些,便让人买些果脯来,酸酸甜甜很是开胃。

        小灰被人料理了一番,安生不少,应紫也不拘着,任它四处晃悠。来时王兄是拆了这小家伙身上的小信囊的,说是他若回来,小家伙自然回去。

        谁知她不过几天没搭理这小家伙,竟然让它带回来一群鸟儿,左拥右抱的好不快活,连着庭院里都热闹上许多。戎川小哥跟着世子爷这几日也是神出鬼没,莫莫没法跟小情郎腻歪,将注意打到院子里一群麻雀儿身上。

        小丫头不知从哪儿得知飞鸽传信的说法,非要自个儿试试,天天拿着自个做的小布兜企图绑到麻雀身上,惹得院子里整日鸡飞狗跳。

        “等,等等——”

        应紫从书卷里抬起头,揉揉额际,无奈看了一眼窗外兴奋的莫莫,决定出去避避。

        自打上次醉酒,那家铺子的大娘算是彻彻底底记住了这位姑娘,应紫无事时也常来要上一碗酒酿团子吃,便与人家熟络起来。

        应紫从大娘口中得知,林淮佑与江淮安皆是孤儿,一个从林子里头捡回来,一个从江边拾回来,打小吃百家饭长大。街坊邻居让先生起了名,凑钱送去了书塾。后来,林淮佑入了衙门做了捕快,江小哥进了官府做了巡城统兵。

        近些天国试将近,进京赶考的书生多了起来,也爱在这小店歇歇脚。

        应紫偶尔会想起那个桥边题字的书生,问起大娘只说是自家老头子爱字,遇见了觉得投缘,替人拉些生意,近来没了踪影,说是个四处云游的闲散书生,没了音信,应紫也未放在心上,就此作罢。

        这一日,一个白面书生匆匆赶来,背着行囊像是刚赶到京城。到了铺子要了碗茶,一饮而尽正要付茶钱,一摸兜却犯了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