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差啥了,年轻一辈都已经走到了高处,就差一步就要跟他的父亲同朝位列了,为什么他还要困在一个不再被重视的蓝田大营。

        因此,哪怕被王贲鞭挞,他也始终不吭一声,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

        “你以为你弹劾能有效?就算有效,你以为南都就能由你接掌?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你们弹劾成功了,千寻公子顶多也只会被调回咸阳,进入国尉府。南都也只会交给不齐侯任嚣、忠勇侯樊哙这些南征军团的将领。”王贲怒气不争,看不清朝局。

        陛下敢尝试两都制,轻易就不会去动公子千寻,就算为了平息朝堂上的声音,也只会将公子千寻调回咸阳,出任国尉府的将官。

        南都依旧是在公子千寻手中,顶多是把公子千寻换成了樗里出来的那些将领,论资历和威望,怎么也不会轮到王离,顺位下去也会是南征副将任嚣,以及有被始皇帝陛下另眼相待的忠勇侯樊哙这些人。

        所以,王离的做法,除了平白得罪了公子千寻,对王家来说根本没有任何益处。

        甚至还可能导致陛下对他们王家的猜忌,王家退隐,宣誓着王家没有任何不轨之心,也不会功高震主,更不会谋逆。

        一切也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换来的就是陛下将父亲封为三公之一的太师,按照惯例,三公九卿死后,爵位都会追封一级,父亲甚至可能被封君。

        那样,王家虽然几代内很难再复父亲之盛,但是依旧会在秦国军方中举足轻重。

        现在,王离贸然跳出来,难保陛下不会想是不是他们王家有意跳出来重新执掌大秦兵权,那王家想做什么?

        “太师,紧急军情!”王家家老匆忙跑进了院中,在王翦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王翦目光一凝,看向王贲,失望的看向王离,开口道:“千寻公子回咸阳了,而且不久前骊山大营的异动就是千寻公子所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