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问题也就出现了,这些官职太有针对性了,比如缺了农官,就会针对性的开放农官考试,侧重于农事,对农家弟子来说很容易通过,但是对于其他家弟子来说就不是那么友好了。

        这并不算什么弊端,反而是人才针对,对当地是好事,可是很多大才、全才,却可能因此怀才不遇。

        毕竟全才只是什么都懂,却要去跟一个专精一面的人才比对方的专精,哪怕是大才和全才也不可能胜。

        这样选出来的人,也只能做着本职的事,但是退下去的不仅仅是小吏,也有县尊、郡守,而这些官位需要的就是全才,一个能统御全局的全才。

        咸阳和金陵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替补能给大秦近千县补充。

        “这个并不难,科举之外有察举,全才和大才可以走养士之路,拜投各家,陛下和各位君上也都有推荐权。”顿弱想了想,给出解决的方法。

        李斯点头,这不过是抛砖引玉,他们都能拿出相对应的解决之法。

        真正难的是,杜茂作为奉常,他的眼界是超越时间的,而他看到了科举的最大弊端。

        “科举将会束缚人的思想,局限人的思维!”

        “华夏从来不缺聪明人,但是聪明人反被聪明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