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政令一起下达的,还有之前就决定的新职位与老吏的对应。

        原定的一千六百多人,逃了两百多人,剩下的一千四百来人中,一千零四十七个人被安排了直接的政务工作。

        剩下的则是让他们暂且等待,准备傍晚开始去校场给新军将士教学。

        被安排继续为吏的那些人等,都明显积极性相当高,而安排当先生的吏员则不仅明显失望,甚至还有偷偷给传令的将士塞银子,试图贿赂新军将士的。

        毕竟,在他们看来,只有做事儿,发挥他们的特长,才有往上发展的机会,攀登当官的可能性。

        这被分配教书,如何能够体现出他们的能力?

        而且,他们这些四书五经都不熟稔的老吏,干点杂活,做点事情还行,教书当先生哪里比得上那些正规的先生?

        真要是一直被钉在先生的位置上,现在人手缺乏的时候他们还能有用,但是一旦正规先生到位,那他们能力不如人,资格不如人,又如何能够立功升官?

        但是,无论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崇祯下了命令那就不存在讨价还价的空间。

        于是,在这些被迫当先生的吏员们羡慕的目光之中,那些安排了对应岗位的吏员,便高高兴兴、神采奕奕地出发了。

        此前在御书房撰写的三百条政令可不是闹着玩的,随着每个吏员搭配一名能够识文认字的新军将士出发,这两千多人便从吏员家中,散布到了整个京城。

        部分职能人员自然是直接朝着相应部门而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但是那些街道、户政、商榷等等直接与人打交道的吏员,却纷纷朝着百姓住所赶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