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朝廷效力、为禹王效力,这条性命都可以不要,所图者就是一个死后亲卷无忧,现在这下好了,南京教育局通知我们这些老弟兄们,把自己家里适龄的儿童全部登记,好送到学堂里读书。

        以前太祖爷在的时候,翊、卫、亲三军都擢功勋之子入宫宿禁,已示国家优握功臣,降恩殊荣。便是岁数不大的,也会送去朝天宫习文学武,将来好为国朝效力。

        而今天下均教育,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都比不上十年寒窗,那我们老弟兄们拼死拼活的为国家效力,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三代人的努力比不上十年寒窗,那做功臣和做庸臣还有什么区别。

        古人的思想很简单,我这辈人拼命,下辈人就理所应当打一落生开始就要比平民百姓高一头,天生就应该有阶级悬差才能凸显公平。

        功臣的子弟就应该在学习、入仕、为官等领域占据更多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而不是搞什么均等主义,搞狗屁义务教育。

        国家凭什么义务教育穷人子弟学习?

        凭什么要给那些泥腿子瓜分未来国家权力的机会?

        所以黄显很不理解,还有很多曾经的勋贵也同样不理解。

        别说他们了,就李景隆自己也不理解。

        不过不理解归不理解,李景隆却并不打算顺黄显的话往下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