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官员满脸诧异,如今文官集团跟宦官集团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大司氏事件後更是势同水火,

        沈忆宸在三元及第之前,就已经有了京师文人士子领袖之实,怎麽可能会跟宦官暧昧不清?

        此等情景要是传出去,恐得在文坛中掀起一片惊涛骇浪。

        “沈忆宸当初可是不畏强权,领衔叩阙鸣冤的,怎麽可能得到王振的器重,逻辑上说不通啊。”

        旁边一名官员也感到不可思议,按理说沈忆宸都算是公开站在王振对立面的人,莫非还能相逢一笑泯恩仇?

        “有何不通的,你得看看叩阙最终的结果是什麽。以阉贼睚眦必报的X格,沈忆宸率众鸣冤却毫发无损,这正常吗?”

        “确实不太正常,并且还因祸得福,获得了一座御赐解元坊。回头再看大司氏事件,也许是王振在保他!”

        此话一出,许多官员彷佛发现了事件真相一般,脸上流露出来惊愕表情。

        甚至再多联想一下,那更是细思极恐!

        如果把这一切当做一场局来看,沈忆宸利用大司氏事件在文人士子群T中,获得了惊人的声望。

        这些声望助力了他的科举之路,殿试阅卷过程中翰林院学官力挺,也与当初国子监主持大局不无关系,他们认可沈忆宸的学识跟文人气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