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并非如此,麓川政权经历过数代土司的发展,几乎可以把它看作明朝的高句丽。想想看隋唐两代,为了灭国高句丽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就能明白为何明朝始终难绝後患。

        其实征讨麓川最大难点,还不在於军事力量上,而是地形太过於复杂!

        靖远伯王骥的大军,要在缅甸的丛林地带,史无前例的穿越伊洛瓦底江(大金沙江)天堑。然後在思任法潜逃之下,还得翻越後世印缅边界的帕特凯山,要知道这可是喜马拉雅山脉的分支。

        最终劳师远征追杀到印度的阿萨姆邦边缘,距离京师可谓是真正的万里之遥。

        後世清朝乾隆皇帝,缅甸边界打个不胜而胜的清缅战争,还厚着脸皮吹嘘为十全武功。相b较之下,明英宗朱祁镇真是土木堡一失足成千古恨,否则打到印度边界再怎麽滴也b“十全武功”强吧。

        常言道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宜悬头槁街(汉长安街)蛮夷邸,以示万里!

        明之王骥,做的何尝不是把番邦蛮夷屠为九郡,头悬北阙之事?

        征讨麓川战事不利,加上蒙古大军的威胁,让明英宗朱祁镇心态有些急了,迫切的想要尽快结束西南战争,集中大明全部军力来应对蒙古的攻势。

        於是乎下令宁yAn侯陈懋,佩徵夷将军印,充任总兵官。率领宁夏边军JiNg锐、京营骑兵、以及任职大明的鞑官营铁骑,一同南下讨伐麓川。

        原本历史上宁yAn侯陈懋率领的这批兵马,是要前往东南镇压矿工起义的。结果沈忆态提前平息叛乱改变历史,可依旧没有改变朱祁镇从北方cH0U兵的举动。

        这下永乐朝留下来的三大重将,正统朝时期三大领军勳戚。靖远伯王骥、定西侯蒋贵、宁yAn侯陈懋,连同数十万朝廷兵马,通通陷入了西南深山老林的战争泥潭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