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忆宸感慨的回应了一句,便收起了自己的情绪,他知道金濂过来肯定不是为了忆往昔,看来开海禁一事已经做出来决断。

        果然听完沈忆宸的话语後,金濂就转过身来面向说道:“沈中堂,开海禁一事本官仔细考量过,可行。”

        金濂没有说过多的废话,身为户部尚书没有谁b他更清楚大明的财政状况。开放海禁之後别的不说,按照沈忆宸之前从南方运粮的规模,单单这一项就能缓解漕运压力,稳住整个北方的粮食市场。

        民以食为天,只要粮价稳住,那麽一切财政上的问题都能解决。

        另外倭国、琉球、吕宋、占城、暹罗等海外藩邦,实则一直与沿海地主大户进行着贸易走私,朝廷并非完全不知道,只是睁一眼闭一只眼罢了。

        禁海之前一直没有收过海税,那麽当建立起类似钞关的海关後,这笔钱就不能放过。金濂这段时间仔细计算过,如果在闽、浙、江、粤四地开放对外贸易并设专官收税,每年至少能收取数十万两白银。

        别看这笔钱不多,潜力却不可估量,另外还能利用宝船舰队从西洋地区获取更为便宜的米粮,带来的价值就不能用银钱衡量。

        甚至当时机成熟後,可以考虑从海上攻占安南地区与云南连成一片,这样能更快速的补给南征军,减少通过云贵高原的漫长补给路线。

        开放海禁就目前而言,除了可能的倭寇袭扰,百利而无一害!

        “本阁部在此,谢过大司徒顾全大局!”

        虽然沈忆宸心中有过准备,金濂会站在家国天下的角度支持放开海禁。但当对方真的做出决断,他依旧是有些喜出望外,当即对金濂拱手行了一礼表示感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