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朱仪调往山海关的一万京营士卒,被忠国公石亨接管带去了塞外出徵损失惨重,意味着山海关得不到任何明军增援防务空虚,兀良哈三卫很有可能顺势南下一举夺关!

        山海关有着天下第一关的称号,是大明跟辽东防线之间最重要的关卡,这要是丢了等同於大明的疆土直接缩水到了京师跟天津一带,b北宋的半壁江山强不到哪里去。

        朱仪承受不起这样的风险,考虑到修建了部分隔断工事,也先想要突围出去难度大增,考量再三之後他cH0U调了两万兵马紧急前往宁远城协防。

        同时命令一部分下番舰队在宁远城外海域待命,一旦发现兀良哈三卫主力战兵有南下的趋势,立即走海路转移兵马到关内协防山海关,确保这两座军镇的巍然不动!

        如果说外人眼中沈忆宸继承了武将勳戚血脉,有着极高的军事天赋,那麽身为成国公朱勇嫡长子的朱仪,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个军事上的天才。

        仅是乘坐海船运兵一次,就已经敏锐的意识到海运在调兵遣将方面的优势,并且运用到宁远城跟山海关的实战中。曾经朱仪还有些不明白,为何沈忆宸要力排众议推广开海禁,要继续执行太上皇朱祁镇的命令,督造下番舰队的完工。

        现在他明白了,海洋才是未来!

        两万兵马的cH0U调,让围困义州城的明军仅剩下四万人,为了避免被也先看出来端倪,朱仪命令尽可能的多搭建营帐跟竖立旌旗,营造出千军万马的场景。

        攻城前的准备依然在紧锣密鼓的推进着,不过忠国公石亨塞外惨败消息很明显让氛围更加的谨慎。哪怕夜已经深了,朱仪依旧没有休息,正在营地中四处走动巡视。

        领军都督能做到与士卒同甘苦,毫无疑问对於士气有着极大的振奋作用,很多将士望着朱仪的身影从自己面前走过,眼神中那种尊敬跟激动简直溢於言表。

        威望跟尊崇不是凭空产生的,靠的是平日里一点一滴的积累,很明显在统兵这条道路上,朱仪同样做的很完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