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阁老,将士们打扫战场发现了宣大边将的旗号,是不是出什麽事情了?”

        武锐一边说着,一边把缝有姓氏的战旗交给沈忆宸,脸上神情有些凝重。

        土木堡之战後,各路兵马云集京师,确保皇帝跟帝国中枢的安全,却把伤亡最为惨重的九边给忽视了。後来景泰帝朱祁钰虽然命广宁伯刘安督造烽燧堡垒,但兵源补充依旧慢了一拍,极有可能出现边堡如同义州城这样被突破攻陷。

        “宣大防线有定襄伯郭登跟昌平侯杨洪坐镇,後又有忠国公石亨总兵九边,理应不会出现什麽问题。”

        沈忆宸同样是满脸疑惑,大明正统、景泰两朝名将,现在几乎全部都镇守在边关,也先不在的情况下这都能突破宣大防线,那真的不知道该说什麽好了,难道边关军镇糜烂如斯?

        “那要不要向朝廷上疏一封问问情况?”

        面对武锐的建议,沈忆宸摇了摇头道:“暂时不宜过问,先整顿兵马回义州,博罗纳哈勒逃脱後定然是去驰援也先,朱都督没有机动兵力,防务压力会很大。”

        回防义州是一方面原因,沈忆宸不愿上疏另外一方面原因,就在於他心中很清楚朱祁钰忌惮自己,更不应该把手伸的太长惹来猜疑。

        另外忠国公石亨是个心x狭窄之人,万一宣大防线没发生什麽事情,亦或者事情不大被隐瞒了,沈忆宸这封上疏送到朝廷後,就很容易把事情给闹大,形成对石亨个人领军能力的质疑。

        沈忆宸在朝廷中枢混了这麽多年,可没有于谦那样耿直跟刚正,适当的圆滑避免树敌还是有必要的。

        “是,末将明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