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都是朝廷对最底层的政治生态架构,现在来看实行的都很不错。
当然这个不错也就只是在洪武朝而已,朱元璋设置这两个制度的初衷是让家庭贫困的百姓子弟能上得起学,为大明持续不断输入人才。
不让官吏插手基层百姓的税收问题,以尽可能减少贪官污吏对基层百姓的剥削。
但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洪武朝之后,粮长开始勾结官府剥削百姓,社学制度到明中后期也几乎名存实亡。
在朱标看来,老朱的这些政策虽然不见得有完善,但在封建社会已经可以说是非常有创新的尝试了。
只可惜人都是有贪欲的,在没有相应的监督措施之下,无论是粮长还是社学先生一旦掌握了全力,第一个念头都是利用这些权利往自己口袋里搂钱,而不是为百姓谋福祉。
这是老朱之后历代大明帝国管理者的问题,而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
世界上也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制度。
任何制度都有漏洞,关键是那些帝国的管理者能不能及时的查漏补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