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想到去杜琴家,心里就烦。但若不同意,回自己家,免不了又是冯翠兰的远大理想以及打鸡血,两相权衡,只能硬着头皮去婆婆家。既然婆婆识相,两人就没啥可说了,相敬如“冰”即可。

        饭后,杨柳陪着孩子们在沙发上看电视。杜琴过来不经意地问了句,“两个人忙得去吗?保姆找了吗?”

        杨柳摇头:“暂时不找了。我和高朗轮流送孩子们去幼儿园。反正谁有事就另外一个人送。”

        之前王高朗诸多推脱。说接送小孩是不可能的,他忙之类的,带小孩更是不可能的。

        她刚入职场总不能每天迟到早退,周六日可能还要加班,所以才会招保姆,或者让杜琴和王明过来。如今王高朗肯付出,那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种种事情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似的。现在回头看往事,发现当时就是要跟王高朗做一个很好的沟通,让他帮忙即可。那时候却深陷其中,茫茫然而不自知,需要借助外力才能达成自己想要的。其实夫妻俩的事情,是夫妻俩自己能解决再找外力。一圈绕下来才知道这个浅显的道理。

        杜琴:“那高朗岂不是很累。”

        杨柳憋气。杜琴总有一种能力,轻飘飘几句话让你发火,但你又不能发火。一旦真发火了,人家会觉得你不懂事。

        “妈,高朗能体谅我,是你教得好。”

        杜琴哼了一声,没多言。

        回去的路上,杨柳在思索这个问题,倘若人家就是这个德行,改变的只能是自己。方法总会比问题多的。婆婆处得好是缘分,处的不好只能冷淡,也没什么别的办法。强扭的瓜不甜,非要搞个团团圆圆、和和睦睦,显得有些膈应。不是她膈应,就是自己膈应。还不如顺其自然,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即可。如此想来,人生豁然开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