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明事理的读书人,反而更为容易维护社会的治安。

        在后世某段时间,暴力大行其道的时候,往往就是那些撤学的孩子,最为喜欢冲动,沦为打手一流。

        老老实实在学校上课的,有几个天天出去鬼混,几乎绝大多数都是在乖乖读书。

        俗话说得好,君子动口不动手,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读了书,有了知识的人,会更加的去维护皇权,甚至于读书的人多了起来后,贪官污吏都能减少很多。

        大家都懂律法了,当官的胡作非为,都可以直接上告,而不是被欺瞒。

        朱英想到这里,便是要琢磨如何说服老爷子了,微微沉吟过后,便开口说道: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爷爷是从蒙元末期走到如今的,亲手经历过那段混乱的岁月,孙儿请爷爷回想一下,那些带头造反的,一个个都是读书人嘛。”

        “还是说这些读书人,闹得最为欢腾。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儒家的学问源自春秋时期,但我神州,自始皇一统后,便在不断的进步。”

        “我大明如今,堪称最好的时机,没有世家士大夫这些人指手画脚,可谓是百待废兴,在一片白纸上作画,想如何做,就如何做。”

        “远的不说,爷爷看隋唐宋三朝,便是皇帝本人,哪个不是束手束脚,受到诸多掣肘,皇权不下乡,都成了潜在的惯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