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身处朝堂之上,一个个的,俱是死鸭子嘴硬,顶多当着官家的面,夸赞大皇子聪慧异常罢了。
如此这般,一直到了距离辞旧迎新的元旦还有三天时间的时候,一首《元日》的出现,动摇了许多意志不算坚定的士大夫们。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瞧瞧,瞧瞧!
虽说元旦那一日还未来临,但通过这首诗当中提及到的“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这几点,闭上眼睛,年节的欢乐气氛已是展现在众人眼前。
不光如此,就像《虞兮叹》之于《冬日绝句》那样,配套《元日》一齐出现的,还有一首很是欢快的歌曲,《恭喜恭喜》。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
百十余字,节奏欢快,朗朗上口,就像《踏青采茶》那样,《恭喜恭喜》一经流传在外,便引得满城童子争相传唱,热闹不已。
正是在这种喜气洋洋的气氛当中,汴京城内外,关于大皇子是文曲星转世的言论,在无人约束管控的情况下,信者是越来越多。
甚至是说,就连朝堂当中,亦有不少士大夫,都开始渐渐相信这种转世言论。
神童这玩意,确实自古便有之。
就算到了当朝,也有那位从七岁开始就已崭露头角,且即将参加殿试的小神童,晏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