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这一级别,为了避免某一官员权力过大,宋朝划出四司,总称为“帅、漕、宪、仓”。
“帅司”的正式官名,叫经略安抚使,主掌军事和民政,负责各路的军务治安。
“漕司”的正式官名为转运使,主掌钱粮征运与转运,就是将地方的赋税转移到朝廷。
“宪司”的正式官名为提点刑狱公事,主掌司法、刑狱与监察,可以随时前往各州县检查刑狱,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
“仓司”正式官名为提举常平使,专门负责商业,监督地方市场运行,管理常平仓、义仓及钱粮、盐茶专卖事务。
瞧瞧!管钱的,管人的,管军队的,管理市场经济运行的都不缺!
在此基础上,以神谕的名义,稍微改动那么一下下,和后世地方上的政治架构,基本就大差不差了。
可以说,在王迪看来,自始皇帝一统九州之后,作为历史当中唯一不是亡于内乱的王朝,国祚超过三百年的大宋,之所以能够年入一个多亿的岁币,其地方掌控力度之强,绝对是首屈一指。
再加上,赵宋立国不久,就确立了“制其钱谷”,将财权全部集中到朝廷的经济方略。
在此方略思想的指导下,外加沿海又没有倭寇的侵扰,大宋时期的海外贸易,其管理之严格,比之以后的大明朝,那绝对是强了太多太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