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之後,水稻种子和小麦种子终於也播种下去,可以移交给小希来管理了。赵长星随之投入到了仓库的建设之中。
地板、墙壁板、桁架、房梁,管道,线路等等一一就位,如同魔法一般,渐渐的在赵长星手中拼凑出了房子的模样。
仓库区总面积有约500平米,总T积达到了约1600立方米的样子。其中规划成了许多区域,有r0U类储存区、主粮储存区、蔬菜储存区、油料、棉花、水果等等。每一个大类之下还可以再细分小类,并且不同类别的面积可以跟随後期需求,较为方便的调整。
而这时候,大豆已经收获了一轮,约700公斤大豆被他带到了火种号飞船上,变成了约150公斤豆油。剩下的豆粕则暂时储存了起来,准备留作以後当牲畜的饲料用。
其实现阶段赵长星并不缺豆油用。之所以制成豆油,纯粹是因为油料和豆粕较为方便储存的缘故。
这就是没有仓库的坏处。
因为之前在无土栽培车间和畜牧水产养殖车间的建设过程之中,从维生区延伸出来的各种管道和线缆已经预留好了接口的缘故,仓库框架搭建起来之後,直接就可以进行内部线路的铺设了。赵长星预估了一下未来各种作物的产量,决定预留给大豆20平米面积,约70立方米T积的储存空间,极限条件下,可以储存大豆约50吨。按照当前条件下年产2.5吨计算,足够20年的储存了。
大米的储存面积大了一些,约30平米面积,90立方米T积的样子,极限条件下可以储存大米65吨,差不多也是20年的产量。
小麦的情况与其类似。
望着厚厚一叠图纸,与堆在地上乱七八糟的各类建材,赵长星感叹了一声:“什麽也不说了,g活吧。”
之後,就一头扎进了工作里。
大豆,大米,小麦三个储存区的建设又用去了两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刚好赶上大米与小麦的收获。於是空荡荡的仓库之中迎来了它们的第一批住客。约3吨大米和1.5吨小麦被存了进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