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建设,赵长星打算规模更大一些。於是,三号种植基地便史无前例的达到了三万平方米的惊人面积,其中种植的各种作物类型高达数百种。单单棉花的种植面积就有3000平方米。采用双层种植法面积翻倍之後,便是6000平方米。

        以经过优化改良之後的棉花,生长周期约为180天,也即一年可以种植两次。产量每季则有3吨左右,一年可以收获大约6吨,完全可以满足现阶段生活与工业方面的需求。

        玉米的种植面积也再度划分了3000平米,土豆与大豆也同样如此,其余一些种类则各自分配了100到2000平米不等,最终将总计三万平米的面积瓜分殆尽。

        当然,这种分配只是临时的,随时可以灵活的变动。如果有需要,整个三号种植基地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改造成粮食生产基地,可以全部种上小麦或者水稻,以最快的速度大批量的产出粮食来。

        “等三号种植基地建成了,至少在几十年内,我们都不用再去关心这些土里长出来的东西不够用了。”

        因为三号种植基地b较大的缘故,就算此刻人手充足,它的建设也用去了数年的时间。不过,在建设它的过程之中,其余的方面也并没有停滞,而是同样在发展着。

        b如,工业区之中的人们便在这段时间之中,数次改进工艺,可观的提升了钢铁、铸造件、化工产品等的生产质量与数量,再度提升了工业化的水平。

        所谓的技术进步,便是这样一步一步,一点一点来的。

        这便是人手充足的好处。来到塞德娜星几十年来,赵长星终於可以做到多点开花,齐头并进,数个任务同时发展了。

        当三号种植基地终於投入生产,且产出了第一批棉花,并运进了早已建好的棉纺厂之中时,一个个衣衫褴褛,如同难民一般的人们同时发出了欢呼。

        此刻,人们所拥有的每一件衣服,都已经被不同的人穿过了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的时间。就连赵长星,身上所穿的衣服都有七八个补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