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终的结果拿到赵长星面前之时,专家们的神sE都有些不好看。

        原因很简单,初步的验证和模型模拟、计算表明,在这个最佳的点上,这个发S平台最多只能提供每秒钟6公里的初速度。加上星际导弹自身可以加速的每秒钟19公里的速度,两者相加,不过也才25公里每秒而已。

        恰好与当初深空文明发S向塞德娜星的那些导弹的最高速度相等。

        而这个速度,在小希的模型之中,单枚导弹突破深空文明星球防御网的概率,仅有3.6%。五枚导弹之中至少有一枚突破的概率,是17%左右。

        这个概率就有点太低了,达不到赵长星的要求。

        没办法,模型计算之中,深空文明的星球防御网络X能是要超出人类的。相b起来,人类所发S的导弹必须要具备更高的速度才能突破。

        就算不顾边际效应,再强行堆积燃料上去,以及再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在发S平台的加速初期,派遣几艘装满了燃料的飞船与它同步加速,为它提供一部分燃料作为补充,最多也只能再提升3公里每秒的初速度,达到28公里每秒。

        而28公里每秒,单枚导弹突破深空星星球防御网的概率,是8.2%。

        仍旧太低。

        导弹速度与突破星球防御网的概率之间是非线X的关系。在速度突破某个阈值之後,概率将呈极大的幅度上升。就像,如果能将速度提升到29.12公里每秒,相b起28公里每秒的速度仅仅提升了1.12公里每秒而已,单枚导弹突破防御网的概率,立刻就会由8.2%提升到31%。

        “还有没有办法再提升一下速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