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一开始还略显茫然,但一瞬间之後便反应了过来,眼神一亮。
“这,这……好像,好像真的可以!”
太空电梯建造在塞德娜星的赤道。塞德娜星的自转周期是10小时,半径则是500公里。
以此计算,塞德娜星赤道的线速度,便是每秒钟大约87米。
而太空电梯无论多长,它都始终是保持着和塞德娜星的同步运转的。它的末端,也即配重端,自转周期同样是10小时。
一号太空电梯的总长度,是五千公里。它的末端,距离塞德娜星地心5500公里。
有了半径,有了时间,便可以很简单的计算出太空电梯配重端的线速度。
结果是,大约每秒钟0.96公里。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字早已经超过了塞德娜星的逃逸速度。而太空电梯末端之所以无法逃逸,完全是因为太空电梯自身将其拉住了的缘故。
那麽……如果可以在太空电梯末端执行发S平台的发S的话,岂不是意味着,在一开始,发S平台尚未点火推进的时候,便凭空获得了每秒钟0.96公里的初速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