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鸾坊的每段经营链条,都有如陈婆婆,刘宝升,孙乐成,叶清,琳珈等这些专人负责打理,虽然紫鸾坊的生意对外扩张的势头超常迅猛,却始终环环相扣,井然有序。

        当然,所有独家配方和应季上市的药霜,香露,香料的诸多配方,仍旧牢牢掌控在叶翕音的手中。

        在于飞堂构的后花园中,在古柏森森和大团大团水龙,芍药,雪白曼陀罗的锦簇中央,修建有一个小巧的胭脂窑和一间造型精美的圆形丹房。

        这里是叶翕音潜心研制新品的基地。十几个专门从济宁镇带来的胭脂娘子专门在这里协助酿制胭脂新品,平常除了叶翕音任何人不得靠近。

        这几个胭脂娘子年龄皆在十六七岁左右,是专门挑选的医药世家女,于中医中药的掌握皆颇有根基,又好学勤勉,心思细致。

        叶翕音专门请先生教授几人识字,以前在乌丰城时,便时常与几人探讨药理和胭脂配方,现在这些女孩子已经深得叶翕音传承,不光在胭脂制作方面技法娴熟,且于自制脂粉配方上也颇有心得。

        在紫鸾坊的作坊基地,大家跟这些由叶翕音亲自传授的娘子称谓配方娘子。

        现在紫鸾坊出售的寻常四季脂粉配方,皆出自这些配方娘子之手,叶翕音现在只专心研制私人定制膏霜和功效香露。

        看见叶翕音,管事配方娘子培娘立刻过来行礼“姑娘昨日交给奴婢的几个新配方,现在已经全部入窑开始发酵,奴婢们又写了几张新配方,请姑娘过目后即将投产。”

        叶翕音迅速将培娘手里的脂粉配方扫了一眼,回头唤住一个正巧经过的配方娘子道“慈姑,这几个配方可以下料了。”

        慈姑立刻接过方单,应声进窑里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