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带着福康公主在相国寺用了一顿斋饭才回宫。他一回宫就去坤宁宫看望儿子。不过,他回来的有些不巧,赵旸刚刚睡着。

        站在小床边,宋仁宗目光满是慈爱地看着睡着的儿子。他现在没有什么奢望,只希望旸旸能健康平安地长大,以后继承大统,成为大宋的“太阳”。

        看了一会儿儿子可爱的睡脸,宋仁宗这才心满意足地退了出去。

        曹皇后和苗昭容见宋仁宗从相国寺回来,神色轻松了不少。这几日一直萦绕在他眉宇间的忧愁沉痛也没了,这让她们心里有些疑惑。

        苗昭容问道:“官家,今日去相国寺烧香祈福很顺利?”

        宋仁宗放下茶盏,轻笑道:“很顺利。”说完,他转头看向曹皇后,“等旸旸大一些,朕打算带他去相国寺,请相国寺的主持带收他为记名弟子。”

        曹皇后微微惊讶:“记名弟子?”

        “相国寺的主持代佛祖收旸旸为记名弟子。”宋仁宗言道,“只要旸旸成为佛祖的记名弟子,谁都带不走他,他一定会平平安安地长大。”

        曹皇后闻言,面上不由地露出笑容:“官家说的是,只要旸旸成为佛祖的记名弟子,佛祖一定会保佑他平安长大。”

        苗昭容高兴道:“还是官家想得周全,让太子殿下成为佛祖的记名弟子。”太子殿下成为佛祖的记名弟子,阎王爷就不敢收太子殿下。

        宋仁宗笑道:“这是相国寺主持的提议,朕觉得非常好。旸旸是大宋的储君,佛祖一定会收旸旸为记名弟子。”虽然宋仁宗恨不得现在就带儿子去相国寺,但是儿子太小,暂时不适合出门,还是等到明年,儿子长大一岁再去。“等明年春天暖和了,朕就带旸旸去相国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