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季元晦曾提出过「理高于势」之说。
要求帝王正心诚意,养育仁德,安分做个「虚君」。
治国之事,当有贤臣良相行之。
这无疑是将儒门之术,臣子之责,拔得极其之高。
因此,作为理学大宗的季元晦的门人极多。
那门《理气本论》,亦是一度成为上阴学宫的主流传承。
即便到了百蛮皇朝入主中原,也很推崇,甚至定为官学。
唯独白重器对明君治世那套嗤之以鼻,不屑于做甘受约束的「仁德帝王」。
完全没有把那群迁腐儒生、士林权贵放在眼里,似什么名门望族,都不知连根拔起过多少家。
甚至于,白重器还公然呵斥过。季元晦毕生修持的天理之论,说是「与大路背道而驰」。
这又如何不让自诩理学传人的荀长陵,感到庆恶与畏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