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一提,袁青报考的也是礼部司。
至於机密司和法部司,则与另外四司截然不同。
机密司涉及大燕的诸多机密,不是说进就能进的,就算是京考,也不能报考机密司。
想要进入机密司,必须得到机密司现司首的认可,并且身世清楚,具备足够的能力。此外,每一个机密司的成员,要进入机密司必须得有燕武帝亲自审核。
法部司与机密司也有所不同,要说机密司是因为太重要了导致京考无法报考,法部司则是因为太不重要了造成无人问津的结果。
法部司在六司里的地位,确实是很尴尬。
在大燕皇朝,实力至上,法律往往被强者视若无物。法部司作为执法部门,根本没办法依据《大燕律》执法。
更何况,《大燕律》本身就很不完善,很多实际会碰到的情况都没有记载。
久而久之,不但是强者,连一般的民众,都不再将法部司当一回事了。
因此,整整三千参加京考的考生,有两千人报考礼部司、武部司、户部司、礼部司,约一千人报考其他各种职位,而同样是六司之一的法部司,仅有数人报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