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分析燕京的局势,他们便越是确定:礼部司司首要换人了。
要说京考後燕京最大的变化,无外乎便是法部司司首罗贤的崛起。
因为罗贤法意凌驾於圣意之上,罗贤相当於直接走在了礼道的对立面,尤其是礼部司司首孔宣德,已经表明了与罗贤不Si不休的架势。
然而,罗贤的考卷是燕武帝亲自批阅,法部司司首的职位也是燕武帝所命,孔宣德公然表示不服,也相当於是在质疑燕武帝的判断。
加之孔宣德原本就因为多次反对燕武帝的政策而引起了後者的不满,现在其在燕京的立场更是岌岌可危。
甚至不少人都怀疑,燕武帝之所以破天荒地把一名京考考生任命为法部司司首,就是为了针对孔宣德。
孔宣德对罗贤发难,结果朝野之中,竟无一人支持他。
甚至一直是他最大靠山的司政公,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没有司政公的支持,孔宣德没有任何能在这个位置上坐稳的理由。
至於和他保持着良好关系的户部司司首和吏部司司首,也不过是在结交礼部司司首罢了。至於礼部司司首是谁,他们不会在意。
一旦孔宣德落马,现在的礼部司最有资格和资历当司首的,只有袁飞一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