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待会儿李山一时半会儿是带不回人来了,少不得要去镇上的医馆里瞧瞧,若只是亏点汤药钱都算好事,怕就怕......
这半个月来,自家怎么就和汤药离不开了呢!
李老汉指挥着:“先别上桌吃饭了,一人拿一个馒头对付着,老婆子,去捡几两钱来,今天只怕是少不了要到镇上打个照面,芽丫和苗丫,去把柴房里头那副竹编的木架子取出来抖抖灰,宋氏......宋氏的脚程快,就快些个去吱刘家人一声。”
好在李老汉思路清晰,宋氏匆匆地上路了,而李福月则是跟着两个姐姐,将那个形似担架的东西去了灰后,同李老汉往刘氏出事的山口走。
一路上居然还遇到不少一起去看热闹的。
大年初一就遇上这种事,难免被人谈论说道,的确是稀奇少有的,再加上李家还有个被认为是小祸星的李福月,很轻易地就被不怀好意的人往晦气这方面引。
“李叔,您说说,怎么大过年的就遇上这种倒霉事了呢,我都替刘大妹子可怜啊!”
说话的人是村里的妇人张氏,有个独女和李苗月差不多的年纪,因为性子不和,和李苗月一向关系不好,而这张氏,还当是李家姐妹看不起她家女儿,所以一直不喜李家三姐妹,一逮着机会,总要编排几句。
李老汉却是没说话,但从脸上的表情看来,是听进去了几分。
此前他对二房另眼相看,是因为迟来的老父心肠,觉得愧对了李树这个没怎么受到关注的二儿子,但更多的还是觉得李福月是贵人命格,能带着李家飞黄腾达的缘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