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二房握在李树手里的,还有十二吊钱,其中有李福月上回换珍珠得来的,以及李树这么多年的私钱,还有就是最近李树在徐木匠那里跟着接了点活计,零零总总地也赚了六百多文。

        这些钱,放在庄户人家,扣扣搜搜地说不定能给子孙存下去,属实是一笔大钱了,但是若是想要在镇上开店,这就差得远了,二房的其余人都有些愁,但是李福月手里握着私产,倒是半点不慌张,只是她有意要引导众人减少成本,加上还没有分家,李福月并没有草率地把这笔钱拿出来。

        在众人都愁着脸思考要怎么才能降低成本的时候,李福月提出了话茬子:“爹爹,我们可以像镇上的烧饼铺子那样子做吗?但是我们要开店的话,一定要比烧饼铺子要大!”

        小孩子赌气般的话,却让冥思苦想的几人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对呀,手里的钱不够,在镇上盘不下来馆子,但是流动性强的小摊子总能弄一个下来吧!李树自己就是木匠学徒,虽然还没有太高深的手艺,但是做个卖东西的流动木架摊子对他来说真是再简单不过了,这还能省一笔工匠钱,何乐而不为啊!

        虽然不像馆子那样能够睡在里头,免得每天来回奔波,但是小摊子流动性强,一天下来转个半个镇子不是问题!

        而关键在于,流动摊铺省钱啊!

        众人只觉得豁然开朗。

        李苗月又提出来:“还有第二个问题,我们之所以有机会靠红钳子赚钱,就是图了个新奇,就是图别人不知道这东西是啥,要是我们现做现卖,或者形状一眼就让有经验的看出来是啥,那咱不就没机会了吗?”

        这倒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人家就是吃个新奇,要是让人知道了原来就是这么个东西,那谁还愿意来吃啊,说不准别人也想靠这个赚钱,大家都去把红钳子给捞光了,那他们还做什么生意!

        还没等众人感到沮丧,李福月就歪着小脑袋很好奇地问:“那我们可以不让他们知道吗?二姐,我们可以在家里做好之后,剥了壳再拿去镇上买吗?”

        李苗月眼前一亮:“是啊,不让他们知道不就好了吗,流动小摊子本来就不方便大手大脚地施展,但是我们可以在家里炒好,最好将红钳子的肉给剁碎,再混着新鲜的小葱,拿去包肉饼也行啊!反正红钳子的肉有嚼劲,就算剁碎了照样好吃,要是把肉混着面粉,拿去炸丸子不也行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