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十斤出一斤倒也没有瞎说,一盆鸡头米,少说也得剥上大半个时辰,吃这玩意儿,确实是颇费人工的。

        她主要是觉得这位大小姐应该不是来自他们江南地区,没怎么吃过这地区限定季节限定的新鲜鸡头米。因为她这种打扮,他们这里几乎没有,只有在世家大族多的环京城地带,规矩才会那么大。

        那丫头说不便宜,那小姐本也没任何反应,可听刘小月这么一说,便轻声呵斥了那丫头,“秋菊,莫要生事。阿年给钱吧。”

        另一个丫头便从包袱里掏出三两碎银,递给了刘小月。

        呵呵呵,猜对了。虽然没昨天那扒锅肘子赚的多,但这些玩意儿成本拢共两三百文,又血赚一笔,虽费了她不少人工,可她们穷人家,人工算什么?刘小月送客的笑容变得由内而外,愈发真诚起来。

        等这笔账结完,前头喧闹的大厅也安静了不少,食客还没走完,三三两两的还有在吃的,不过也不用特意伺候,前厅里向来都是半自助式的。

        今日的营业额因为3两银子的收入已经稳了,刘大志心情轻松舒畅,喊大牛小武他们赶紧收拾收拾来吃饭。

        借着吃饭的空档,刘小月说了下食肆的基本安排,众人都点头说好。

        因为明日刘小月不准备再来了,家里的事儿实在是一点没办,今日便专门找了空档和小武聊聊,“小武啊,之后我可能没办法天天来这儿了,你以后自己一个人出去发传单啥的,不要跑太远,就在这一圈发就行。

        码头的客人能拉就拉,万一跟别的饭店起冲突,不拉也罢。看到官差带上几分笑,礼多人不怪,见到有啥地痞流氓之类的,就赶紧跑。要是送外卖忙不过来,就喊上郑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