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为我们对他来说,没有利用价值,所以没必要见我们。”

        唐晓晓被刘小月说的没了耐心,“你有话就赶紧说,这说话怎么跟做事一样的,东一句西一句,你到底想说啥?”

        停顿了一小会儿,刘小月整理好了思路,跟唐晓晓说道,“不知道娘你有没有注意到,那天我们去吴县令他们的寮房,那房间颇大,且里头的用具,小到茶碟,托盘,大到花瓶摆设,都不是寺里的普通摆设。”

        被刘小月这么一说,唐晓晓好像也想起了那夫人和老夫人房间里,的纱帐坐垫之类,都非常的精致,虽然不知道刘小月要说啥,但还是点头道,“你继续说。”

        “那些摆设,大多应该是吴县令家自己带来的。虽说一般大户人家出门都会带些茶碟衣物,但谁家像他们那样带的那么齐全啊?所以我大胆的猜想啊,吴县令家应该就是长包了这寮房的。

        可为什么要长包寮房呢?就两个可能,要么是一心向佛,要么是有强烈的某种所求而未得。如果他们的确一心向佛,那我们就玩完儿,趁早收拾包袱回家种地,反正您还有200两银子,够我们折腾一阵儿了。如果,是有所求,那就看看我们是不是能有这个运气,能应了他们的所求。”

        本来听的认真的唐晓晓,越听越觉得白瞎了她的认真,“呵呵,我也真是服了你了,咱们都这样了,你还哪儿来的信心能应了吴县令家的所求?!“

        “欸?您别不信,人家说运气好的人吧,就顺手放个笔,就能放在文昌位上,顺手放个钱匣子,就能放在财位上,我吧,别的没啥,就是运气还不错,我这就去问问和尚去,安远寺属他最闲,要是整个寺里谁能知道吴县令家的小秘密,那就非他莫属了。”他们可是一起吃过瓜的瓜友,小道消息什么的,和尚肯定知道不少。

        至于让和尚帮忙解决漕帮,刘小月倒是没想过这事儿。

        一来对和尚背景的确不怎么了解,二来和尚这人,她感觉多少有点儿奇怪,她是有点怵这个人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