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心事重重的康之平,一直走到了自家家门口,听到王芳喊他,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到家了。
“你这孩子想什么呢?叫你那么多声儿怎么没听到啊?你这挑的啥呀?”王芳的问题如连珠炮般砸向了康之平。
康之平不知道自己为啥,像做贼一般,环顾了下左右,看没什么人,便道,“走,娘,进去说。”
王芳被他搞的莫名其妙,不自觉的跟着进了院子。
康家的院子有两进,第一进是他们的老宅,四间泥胚的土房子,现做了康简教学用的私塾,二进是康之平结婚的时候新造的砖瓦房,也是四间,东西两边各有厢房,不过厢房是土胚的,西边住了康之琼,东边住了康之乔。
现下私塾已经放了年假,家里也没什么客人,今日阳光正好,康简便在前院铺纸研墨,写着对联。
因为他是他们村里头唯一一个秀才公,所以每年年末来求他写对联的人也不少。每每有人来求,都会带上一斗两斗的粮食,客气点地送上十来个鸡蛋,实在家里穷的也会提上一篮子的蔬菜,所以康家过年一般都能过的不错。
康简见大儿子从外家回来,还挑了两个箩筐,也觉得奇怪的很,他这丈人家他是知道的,这箩筐里挑的能是啥?
康之平见院子里头爹奶和兄弟姐妹都在,也不多解释,把箩筐上遮着的粗布一揭,“奶,爹,娘,这是我外祖和舅舅舅妈们给的回礼。”
康家老太太任氏拄起自己的拐杖,颤颤巍巍的走到箩筐前,看看箩筐,看看康之平,犹疑不定的问道,“真是你外祖家给的?”
“奶,您这话说的,我们难道还有第二个外祖家?”说话的是康之健,说完他便也往前凑了凑,看看筐,看看哥,“咱家就一个外祖没错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