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把他直接招入府学如何?”卢子良问道。
他身为同知,监管着临江府的教育,发现了卫书这样的好苗子,自然不能放过。
几年之后,若是卫书能够金榜题名,也是他不小功绩。
郭教授看出了卢子良的想法,沉思片刻后说道:“倒是一个好建议,就是不知地方的县学肯不肯放人。”
大齐国官办学校很多,每个府都有府学,县里有县学,都城还有国子监,可好苗子却没有那么多。
若是他们直接从县学把人家抢来,虽说他们官职比人家高,可日后见面难免尴尬。
“他是哪个县的生员?”郭教授问道。
“郭老放心,我都查过了,他出自榆林县,但并不是县学的生员,而是在青阳镇鸿鹄书院就读。”卢子良解释道。
“鸿鹄书院,鸿鹄书院。”郭教授轻轻重复了两遍。
随后勐的一拍桌子,高声道:“我想起来了。”
“郭老,莫要如此激动。”卢子良劝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