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隆却不是心眼较多之人,对书信上的内容并不怀疑,厉声呵斥道:“汝当日不开城门,我便猜到汝勾结蜀军!如今已有凭证,无需狡辩!老实交代事情原委,我或可饶你一命!”

        “汝这匹夫,我看分明是你早有投降蜀军之意,故而要害我性命!”李林却是早就怀疑赵隆这个无胆逃兵要背叛曹魏,当下毫不客气地回击起来。

        赵隆被李林骂得火起,也是恶向胆边生,把手一挥:“杀!”

        擒贼先擒王,杜县城内的郡兵若论战斗力,如何能和曹魏的正规军抗衡。只要先杀了李林,那些郡兵群龙无首,必然投降。

        赵隆身旁的十余名魏兵立刻一拥而上,李林大惊之下,急忙转身往府内逃去,几个护卫则是且战且退。那边县尉看到赵隆突然行凶,连忙带着郡兵前来救援。由于李林往日也是一位好官,这些郡兵此刻也不能坐视他被魏军所害。本来这些时日为了伺候这些逃入城内的老爷兵,已经让许多郡兵受气不满,正好趁着这个由头发泄一下。

        恰好包围府邸的魏兵也陆续赶到,两边就在县令府邸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内讧。赵隆急忙命人去调集城内的其余兵马前来剿贼。

        只是随着交战的不断推进,两边皆有死伤,许多人已经杀红了眼,哪管后果,抡起刀子就是杀,大喊大叫,声音很快惊动了城内的许多百姓。

        “速去调集兵马!李林勾结西蜀,罪不容诛!”

        “赵隆谋反叛国,诸位将士切莫被他骗了!”

        两个蒙在鼓里之人皆是声嘶力竭地呼喊着,闻讯赶来的士卒乃至百姓都是一片惊愕,不知究竟发生了何事,也不知究竟该信谁的。

        然而就在这时,杜县城北忽然喊声大作,原来是汉军突然杀到城外,正在全力攻打北门。而守卫城墙与城门的郡兵已有一部分赶往县令府邸助战,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对汉军造成有力的阻击。

        眼看城下火把通明,不知来了多少汉军,更兼箭矢如雨,不断射上城墙,许多魏兵皆是心中胆怯,不由自主地朝后退去,甚至还有人逃下城墙。而城内的一部分魏军,早已无心应战,再加上李林与赵隆这两个领头人正在激烈的内讧,致使他们压根不想去北门,只等汉军前来,便倒戈投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