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百姓,安静了片刻,终于缓过神来之后,更高的呼声响起,“吉王千岁,吉王吉祥、吉王千岁...”

        喊声震耳欲聋,传荡至很远,即便连距离这里有一段距离的知州府后院都可以听得十分清楚。在这里白秋彤、俄雅丹、沈敏和许晴闻听声音后不由自主的抬起了头,随后眼中闪烁着满足的光芒。这就是她们以后的男人,让她们可以为之骄傲的男人。

        公审大公圆满结束,可余波并未停止。每一位良民都可以分得二十亩良田之事在全城中迅速的传开。良民们自然是一个个欢呼雀跃,只等着明天天一亮,就去知州府衙门进行登记造册。而一些个贱籍,却是想着要成为良民了,他们之所以会成为贱籍,并不是他们犯了什么错,而是自我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罢了。比如说一些个店里的伙计、伶人、甚至还有一些小商小贩。

        在大乾,地位最高的当然是那些权贵们,接着就是有田地的农民、还有一些个为官府办事的仆人,再然后就是有名有姓的商人。这便形成了大乾的士农工商。那问题就来了,对于那些个即没有田地可种,又不能为官府所用,还没有本钱做大买卖人的就只能选择去官府,自主由良籍降到贱籍,如此一来,就可以做一些奴仆可做,但又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工作,这便是贱籍的出现。

        只是由良转贱容易,反过来由贱转良就需要交上一笔钱银子才行了。之前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可是现在良籍可以得二十亩良田之事后,他们便动起了心思,开始四处借钱,想着重新转籍之事。

        除此之外,还有一批人,他们在得了消息之后,是战战兢兢,茶不思来饭不想,他们便是吉州城内的权贵们。

        权贵哪里都有,只分大小而已。就像是一个庄子里,谁家的田地最多,在这里自然影响力最大,说的话也就算数,这样的人也可以称为权贵的一种。

        吉王要分给良籍百姓每人二十亩田地之事,一传入这些权贵的耳中,他们便座不住了。他们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城内的良籍这么多,每人分上二十亩,那田地又从哪里来呢?

        这些权贵可是掌握着吉城周边地百分之九十的良田呀。除此之外,余下的十不足一的田地又怎么可能够分?难道说这是吉王要打他们的主意吗?

        事实正是如此,唐傲想的就是打土豪分田地的想法。

        认真说来,不仅仅是这些权贵占有着九成的良田,更因为,接下来的一些政策还是会触及到这些特权阶层。为了不让他们捣乱,不阻碍自己推行新政,这些人便成为了唐傲前进路上的垫脚石,那是一定要推翻和收拾的。

        在这一点上,曾桐和韩策是有着不同意见的。在他们看来,吉州也算是地大物博了,闲置未开的土地也有不少,只要划归出地方来,和百姓讲明白,他们也是愿意去开垦荒地的。这样就不用马上与权贵们为敌了。

        怎么说曾桐与韩策身居大梁城时,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各种权贵,他们很清楚这些人的能量。至少在大梁城中,便是皇帝都不敢轻易的去触碰他们的利益,不然这些人一旦联合起来,将会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势力,弄好了,推翻朝廷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毕竟百官就属于权贵的一种不是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