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天雄军六厢兵马,也主要以此为基础进行编制。

        然而深入研究大越与党项人、契丹人百余年来的主要战例,分析赤扈人将契丹人杀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的骑兵战术,徐怀不得不承认,此时步骑混编的楚山军并没有与同等规模的赤扈骑兵野战获胜的资格。

        赤扈人生于马背、长于马背,天然就精擅轻甲骑兵的骑射战术。

        在这一点上,契丹人、党项人的野战骑兵部队虽然并不落下风,但赤扈骑兵同时还兼具极其恐怖的战场凿穿能力。

        赤扈骑兵长途穿插的坚韧性、吃苦耐劳,也要比契丹人、党项人强得多。

        无论从哪个角度,赤扈骑兵可以说是有史以来骑兵的巅峰。

        更叫人绝望的是赤扈骑兵的规模之大。

        赤扈人两次南侵,大越兵马太弱,根本就不再一个层次上,以致叫赤扈人恐怖的骑兵战力都没有机会发挥出来。

        倘若楚山军还坚持传统的步甲轻骑混编,一旦失去坚固城寨的

        依托,与同等规模的契丹骑兵在旷野遭遇,大概率会被吃干抹净。

        而同时楚山骑兵操练再勤,轻甲的骑射水平也只能无限接近于赤扈骑兵,怎么有可能超越天生就在马背上成长起来的赤扈骑兵?

        这也注定了,侧翼战场之上,仅用轻甲骑兵与赤扈骑兵对抗,楚山军一定会处于较大的劣势之中,难以很好的掩护步卒阵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