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成隆非但没有跟着做什么准备,甚至接手别家抛售的一栋宅院,暗自以为捡到大便宜了。

        魏成隆这时候有些傻眼的问道:“我们之前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不是都说节帅在汝颍歼灭七八万敌军,令胡虏不敢再越颍水半步,怎么又要迁都了?”

        “迁不迁都,跟颍水大捷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甚至之前还因为颍水会战耽搁了几个月!”郑屠说道,“耽搁是耽搁了,但迁都是早就定下来的事情,不会轻易改变的!”

        魏成隆也不敢抱怨郑屠之前一点口风没漏,小翼的问道:“那铸锋堂呢?都没有提前做一些准备,贸然间慌手慌脚,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呢!”

        “铸锋堂要做什么准备?”郑屠反问道,“朝廷都没有正式传旨,铸锋堂就迁到建邺去,那让朝中大臣如何看待楚山?一点规矩都不讲了?”

        楚山目前对外输出的物产,以兵甲、铁料、炒茶及桐油为主,目前供给荆北、南阳、襄阳等地就已经供不应求了,暂时不会大规模往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及荆南等地贩售。

        郑屠作为楚山专驻襄阳的进奏使,平日都要到隶属于中书门下省的都进奏院应卯,楚山有什么章奏或朝廷有什么诏谕,他负责第一时间承转——这次正式迁都,他当然要随都进奏院迁往建邺。

        为方便郑屠在建邺有足够的人手调用,铸锋堂还是会派人前往建邺开设铺院,但以贩售炒茶为主。

        炒茶目前还是楚山所独出,朝中很多士臣都是习惯冲泡便捷、回甘无穷的炒茶,铺院以售炒茶为主,却不愁在建邺无以立足,因此也无需提前派人前往建邺大肆准备什么。

        郑屠窥着魏成隆脸色晦暗,坐下来慢条丝理的饮着茶,问道:“你有什么打算,是留在襄阳,还是回楚山去?襄阳这边也是需要人打理的。”

        “郑郎君到建邺,身边怎能缺了我使唤?”

        铸锋堂以往在襄阳的事务,主要就是方便大宗物资在襄阳通过汉水集散,魏成隆要是留下来,都有机会独挡一面,但他也没有太多的犹豫,一口咬定要跟着郑屠前往建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