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只有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权贵才能免除徭役,但自唐朝施行租庸调制后,这一还算公平的法令也出现了改变,其中那个庸字就是指有钱人家可以出钱让别人来代替自家服役。本来这是一件有利于民的好政策,奈何架不住底下人的见机生事,于是就让地方官府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插手徭役安排,从而大发其财。你要是没把钱塞够了,哪怕再给钱,自身的徭役也是免不了的。

        

        到了宋朝,为了提高读书人的地位,便又有了免除功名在身者的徭役的这一律令,而这一条也被如今的大越所继承了下来。可以说现在被官府抓了徭役之人,多半都是无财无势的底层百姓,自然只能听从那些官老爷们的随意安排了。

        

        而这些官府安排的差事里,也有难易之分。你要是能给钱,还能为你安排些轻省的活计,可要是家中贫困,手头拮据,那安排给你的差事可就又重又难了。比如眼下被安排的两拨人,修缮屋顶和疏浚河道都是既累人又精细的活,而且工具什么的都得自己准备,一旦有个差错还得吃挂落,实在是大大的苦差了。

        

        不过相比于最严重的一种却还算可以忍受,那就是押送物资去省城或是京城。如今可没有后世那么顺畅的交通条件,一旦摊上这样的差事,那出门在外的时间就不是十天半月,而是几月甚至半年了。而且路费什么的都得自己出,其中辛苦自不待言。

        

        更可怕的是,官府给你的东西还可能在半路上坏了,又或是一开始那东西就有问题,到那时所有责任都由应役者自己担着,那是能把人逼死的勾当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