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封信中更多的内容则是在陈述二人大半年里的经历与变化。

        孙璧其实也就那样,按皇帝的意思,他将要在母亲灵前守孝三年,这才刚过一年呢。唯一值得让人欣慰的,是他的心态倒是平和了许多,不再怨天尤人,反过来

        劝说李凌不要因为受到挫折就做出什么傻事来,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而且据萧承志所说在年前,他和皇帝还见过一面,虽然父子两人并没有因此就尽释前嫌,但也总算有了一些改观,总比一直僵着要强得多。然后守孝的时候,孙璧就练练武,看看书,尤其是兵书什么的,现在对领兵作战一事倒是有了新的见解和提高。

        至于萧承志,在京城倒是过得颇为滋润。

        一开始,他在京城只是和一些勋贵子弟一同读书,而他豪爽仗义的性格居然真就和这些相似出身的纨绔子弟们打成了一片。倒是皇帝真让他学的什么经世礼义的东西,他没能学进去多少。

        所以等到去年秋季,确认他不是读书的料后,皇帝索性把他又丢进了军营历练。这一下,却让萧承志如鱼得水,在军营中混得风生水起,短短时间里就结交了不少朋友,与其他勋贵子弟一比,他这个定西侯世子居然也算不错了。

        也是靠着这些经营出来的人脉关系,萧承志才能对朝中变化有所掌握,知道了闻铭和江南的种种事情。不过他对什么重编民册这样的大事还是有些懵懂,所以信中更多就是随口提提,让李凌放宽心罢了。

        读过两人的来信,李凌也只能苦笑,不过还是为两个兄弟眼下还算安稳的境遇感到高兴。随后又想着何时大家还能共事,还能跟在西南时那样联手,又是一阵唏嘘……

        这样的情绪,在几日后,徐沧回信送到,才再次发生了变化。在看完他那厚厚的一沓信后,李凌的心瞬间沉了下去。事情,已无可挽回,走向了最差的结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