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当时我们就该阻止王爷冒此大险,这要是在北边有个好歹,那可真得不偿失了。”

        听着这些家伙突然把话题转到了孙璧北伐一事上,一直只是沉默的闻铭终于不得不出声了:“王爷此举乃是为国为民,又岂是你等能随意质疑的?你们要是有工夫忧心前线,还不如帮着幽州的李温衷多安排些粮食辎重送过去呢。”

        他闻侍郎地位既高,声望也大,一声发出,其他人只能唯唯称是,不敢再在这事上做过多的纠缠了。话题也很快又回到了皇

        帝的情况上,只是说来说去还是那一套,直到最后,才由徐沧道了一句:“我倒以为或许当北疆捷报传来时,陛下的病情能得到好转。”

        众人听了却都只一笑,这却谈何容易啊。谁都知道陛下这次的病既是因天寒所致,也有忧心北伐战事的问题,但问题在于,北伐哪有那么快出结果啊,前后也就不到一年时间,英王再是了得,怕也不可能于短时间里传回决定性的捷报啊。

        就连闻铭都没接这话茬,只是轻轻一叹,越觉着心头发堵。早知如此,当时自己也该主动请缨,跟温衷一道去北疆啊,好歹比在此煎熬要好受些。

        正当他们各自心思,甚至有不少人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时,一名仆从突然匆匆来到了门前,冲闻铭打了个眼色。后者会意,告了声罪,便出门询问何事:“可是又有宫里的什么消息传回来吗?”

        “老爷,是北边来信了,是李大人的信。”这名心腹忙压低了声音道,又把封信交了过去。

        闻铭与李凌这段日子多有通信,而且他也早跟自己手下叮嘱过了,只要是北方来的书信,必须第一时间交给他,无论他是在家还是在衙门,都不得拖延。

        而现在,接到这封李凌的书信,闻铭心里明显有些紧张,也不回厅堂,转身进了旁边的屋子,略带颤抖地把信封撕开,取出了里头的两张纸来。在定神后,他才仔细读信,而这一读之下,他的神色就变了。

        从刚才的忧心忡忡,变成了惊讶与难以置信,到最后,却是化作了狂喜:“真是天佑我大越,天助英王啊!”当下不再迟疑,便大步出来,转回客厅,这时其他人还在忧心谈论皇帝的情况呢,见他突然满面惊喜,难掩笑容的进来,所有人都感到有些不解,也都看了过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