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沣点点头,“我知道袁大人的意思,我只要袁大人一人地承诺就可以了。”

        袁世凯想了一下,“我也有一件事,有求于王爷。”

        “有事求我?请说,只要我能做到。”载沣很意外。

        “这件事很简单,很容易,如果方便,还请王爷劝劝太后。”袁世凯说道。

        “我会的。”载沣马上答应。

        袁世凯真想不到隆裕太后还有这么一手,十分气愤的对王锡彤说“近日为君主,为保皇室之尊严,余力竭声嘶,殚精竭力,朝廷以为我这是在摆花架子吗?这不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吗?”

        “这人呀都是一样,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王锡彤言道。

        袁世凯出山不久,王锡彤就投奔袁世凯当了幕僚。

        袁世凯回奏,力辞隆裕太后的封赏,隆裕太后不准。

        袁世凯再上奏折,言道“臣世受国恩,屡叨殊遇,本年武汉事起,重膺疆寄,兼錧兵符,寻以更新政治,荐秉钧衡,当艰阻之迭乘,愤阽危之莫挽。绵历数月,寸效未收,国势土崩,人心瓦解,千疮百孔,无术补苴,诚有如明臣史可法所言但有罪之当诛,并无功名之足录者。”接着详细列举了“奉职无状”的四个表现,即没有维持住君主立宪,军事无起色,外交斡旋无术,政治如前。

        又言道“臣以衰病之身,受恩如此,受任如此,而咎愆日积,涓埃无补,分当自情罢斥,只以累世受恩,仰见宵旰焦劳,不忍以言去者重烦圣虑。然若再受高爵,则上累朝廷赏罚之明,下辜全民之望,其何以昭示天下,表衰群僚!唯有恳恩收回成命,使臣之心迹稍白,免致重臣之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