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七八年,赵秉钧考秀才未中,遂投入左宗棠楚军效力,赴新疆平定阿古柏之乱。

        隶张曜所部随军出嘉峪关,进驻新疆,东征西讨,作战勇敢,以马术建长,屡建奇功。因早年作战在戈壁滩曾被风雪掩埋三天,幸得不死,但身体受重伤,落下残疾,据说后果还很严重。

        收复伊犁时,赵秉钧又参加了中俄边界的勘察谈判。鉴于在新疆平乱的出色表现,赵秉钧被任命为新乐县典史。此间,他以“长于缉捕”而闻名官场。

        赵秉钧介入军政门槛,也与袁世凯有一定的渊源。赵秉钧专攻侦探警察两门,机智殊众。袁世凯小站练兵,慧眼识英雄,将赵拔于草莽,颇受重用,从此赵一直是袁世凯身边的智囊式人物,深受袁的信任。

        在内务部的岗位上,特别是做为警察的最高首长,赵秉钧肯定是很称职的。

        比如他主导的京城秩序,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莫里就能记述过这样一幕京城的大街上,一个推粪车的老乡行进途中粪车翻倒了,京城的警察看见了,不是责骂、罚款,而是几人一起上去帮老乡将翻倒的粪车抬起来。为此,莫里惊叹道,在过去,你能想象这种事吗?

        除了仁善,有公职操守,由赵秉钧实际领导的京城警察,办案能力也是一流。

        一九零五年,清廷五大臣出洋考察被吴樾行刺,赵秉钧承办此案,验尸报告做的相当专业,最后硬是通过被炸的稀烂的吴樾尸体,迅速查出了事情的真相。

        赵秉钧的国务总理当的怎么样呢?看来这就不需要别人操心了,因为,袁世凯一个人满意就足够了。

        我们说过了,南方革命党人,急急忙忙搞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就是为了用法律来约束袁世凯。

        对于中华民国的政体,同盟会内部,是有争议的。有人主张实行美国式的总统制,总统权力很大。有人主张执行法国式的内阁制,权力在内阁,总统基本上是虚设。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是坚决主张实行总统制的,被临时约法替代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提出的国家政体就是总统制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