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稳固军心,断了大家撤出武昌的念头,张振武发言时甚至以佩刀砍地,眦裂发指“武昌为兵事重地,倘不死守,则东南摇动,望风披靡,大敌当前,有敢言弃武昌者,斩!”

        会后,张振武不顾自己有伤在身而愤起驰马举旗,并沿街高呼“汉阳不守,乃我战略撤退,武昌万无一失!”此举颇令民心安定。

        这些担当和作为,使他当之无愧地被尊为共和元勋,和孙武、蒋翊武并称“辛亥三武”。

        张振武的被害主要源自他和黎元洪的矛盾。

        黎元洪并非革命党人,是起义的人员拉着他走上这条道路的。

        把黎元洪逼上“梁山”的人中,张振武也是其中之一。说起来,没有这一步,黎元洪怎么会有后来的名利双收。按说,他应该感谢把他逼上这条道路的张振武等人,但黎元洪可不这样想。这也不能全怪黎元洪,因为,以首义功臣自居的张振武,打心底就看不起黎元洪。

        从一开始,张振武对黎元洪就没有什么好感。

        或许,黎元洪从一个清廷的高官,走上革命造反的的道路,无论如何需要个转变的过程。或许,一下子被推到这么高的位置,总要谦让一下,客套一下。你们让我当这个大都督,我说话有人听吗?是不是需要讲点条件呢?

        不管何原因,反正武昌起义之后,推举黎元洪为军政府大都督时,黎元洪确实是曾推辞过几次。

        这让张振武异常气愤。在他看来,你黎元洪有什么了不起?革命党人这样的看得起你,你应该诚惶诚恐,感恩戴德才对,怎么可以推三推四呢?看黎元洪不争气的样子,张振武曾提出要将黎元洪斩首示众,以警醒世人,振奋人心。

        张振武说这话的时候并没刻意避人,这番言论很快传到黎元洪的耳中,黎元洪对张振武能不记恨吗?

        有人说,黎元洪和张振武的矛盾,很重要的方面要归结到张振武的性格上。张振武坦率正直,但是为人极其的飞扬跋扈。尤其在公开的场合经常嘲笑黎元洪,对黎元洪这位大都督极其的藐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