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里,袁世凯一有机会就宣扬总统制如何有利于国家。逢人便诉苦,苦于总理制和议会权力太大,他这个总统根本放不开手脚。

        他口头上常这么说“现制总统、总长、都督为三级制,共有三总,实在太滞隔了。”

        中华民国驻比利时公使汪荣宝向袁世凯辞行时,曾真诚地向他进言,要求大总统勿行总统制,而行内阁制。

        汪荣宝的话说得很委婉,他说“总统制最大的缺点是事事要总统首当其冲,今日办事十九难如人意,倘总统当国,则一切怨尤都集于总统一身,九十九样事办好了,有一样不好,亦会被人咒骂,不如仍行总理制有个回旋余地。”

        忠言逆耳,袁世凯根本听不进去。他戏虐地说“不然,过去一年的情形恰恰和你说的相反,我们不是一直行的内阁制吗?可是只听到讨袁之声,并听不到讨唐(绍仪)讨陆(征祥)讨段(祺瑞)讨熊(希龄)呀!”

        走上独裁之路也要做些铺垫,所谓出师有名。法还是要有一个的,毕竟是民主共和国体。《天坛宪法草案》已经胎死腹中,国会已垮,制定新的宪法已不可能,总不能继续执行《临时约法》,袁世凯的想法是制定一部新《约法》。

        新《约法》如何产生了?袁世凯从制定《临时约法》》的参议院那里得到启发。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筹划,袁世凯政府在民国三年一月二十六日颁布了约法会议的组织条例,于三月十八日组成约法会议。

        约法会议相当于制定《临时约法》》的参议院,只是名字不叫参议院而叫约法会议。孙毓筠为议长,施愚为副议长。

        袁世凯亲临主持约法会议开幕,并致颂词。约法会议的组织条例规定,总统可派员出席会议,并发表意见,但不得参加表决。约法会议的决议,经总统同意,就可公布成为正式法律。

        民国三年三月二十日,袁世凯向约法会议提出增修约法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