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所谓洪宪六君子中,名气最大的当属严复。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县人。近代极具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

        他所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光绪二年严复以福建船政学堂第一名学生被派到英国学海军,回国后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他虽然是学海军,但他名驰中外的,是翻译西洋名著。

        他曾参加过唐才常主持的张园“国会”,被推为副会长,容闳为会长。清曾命令拿办参加会议的人,严复乃避难上海租界,致力于译书事业。

        先后译成《天演论》、《名学》、《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原富》、《法意》、《社会通诠》、《名学浅说》、《中国教育刍议》诸书。以古文介绍西方学说,严是中国第一人。

        他和同乡人辜鸿铭、林纾齐名,为文坛三雄,不过严复是致力于把西洋学说介绍到中国来;辜鸿铭则是把中国学术思想翻译成外文,输送到国外去;林纾则是以古文通俗为终身工作。三人均有成就,各有一条工作之路。

        辜鸿铭曾在德国和法国留学,回国后为张之洞幕友,专研中国典籍,有英文作品《春秋大义》。他的思想为复古派,反对共和,不求功名,其记忆力特别强,精通各国文字。

        袁世凯任北洋大臣时,曾经延揽严复,他很瞧不起袁,所以坚决拒绝。

        他曾说“袁世凯是什么东西?够得上延揽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