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一月,任约法会议议员,为袁氏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鼓噪呐喊。

        五月,根据“袁氏约法”成立资政院,王揖唐任资政院资政。

        九月,出任吉林巡按使,但为吉林将军孟恩远所不容,任职七个月后郁郁而归。

        袁世凯筹划帝制时,王揖唐极力劝进,袁氏称帝后封其为一等男爵,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组织内阁,王揖唐又以同乡关系投靠段氏,被委任为国务总长。

        抗日战争时期公开投敌,官至伪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伪全国经济委员会副委员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会议议长。一九四八年九月十日,以汉奸罪在北平姚家井第一监狱被处以死刑。

        刘恩格是奉天籍的议员,张作霖支持他,所以而当选副议长。

        八月十二日“安福”国会开幕前,代总统冯国璋通电宣布不竞选总统。

        电云:“国璋服务民国,于兹七年,变故迭更,饱尝艰苦,去岁邦基摇动,幸赖总理与各督军,群策群力,恢复共和,其时黎大总统辞让再三,元首职权,无所寄托,各方面以《约法》有代行职权之规定,《大总统选举法》有代理之明文,责备敦促,无可逃避。国璋明知凉德,不足以辱大位,但以尊重法律之故,不得不忝颜庖代。顾念《约法》精神所在,一曰中华民国之统一,一曰中华民国之平和,国璋挟此两大希望而来,以求与根本之精神相贯彻,非有一毫利己之私,惟期不背于法律,以自免于罪戾耳。

        “今距就职代理之日,已逾一年,而求所谓统一平和,乃如梦幻泡影之杳无把握。推原其故,则国璋一人,实尸其咎。古人云:‘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又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国璋虽自认《约法》精神,无有错误,而诚不足以动人,信不足以服众,德不足以驭世,惠不足以及民,致将士暴露于外,闾阎愁苦于下,举耳目所接触者,无往而可具乐观,虽有贤能之阁僚,忠勇之同袍,而以国璋一人不足表率之故,无由发展其利国福民之愿力,所足以自白于天下者,惟是自知之明,自责之切,速避高位,以待能者而已。今者摄职之期,业将届满,国会开议,即在目前,所冀国会议员,各本一良心上之主张,公举一德望兼备,足以复统一和平者,以副《约法》精神之所在,则国本以固,隐患以消。

        “国璋方日夜为国祈福,为民请命,以自忏一年来之罪戾。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若谓国璋有意恋栈,且以竞争选举相疑,此乃局外之流言,岂知局中之负疚?盖国璋渴望国会之速成,以求时局之大定,则有之,其他丝毫权利之心,固已洗涤净尽矣。至若国之存亡,匹夫有责,国璋虽在田野,苟有可以达统一平和之目的,而尽国民一分子之义务者,惟力是视,不敢辞也。敢布腹心,以谂贤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