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冯迫切想解决的是,清偿欠第十五、十六两师的军饷。

        徐很痛快地下一手谕“第十五、十六两师仍归冯前总统节制”,并将粮饷局恢复。

        由于冯国璋入京的目的已达,或许是无所事事的时间太长了,也想出来做些事。再说,主和本是他的心愿,于是,他也高调加入徐世昌的主和与节饷裁兵的浪潮之中。

        但是,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八日,冯国璋在裁兵中,病逝北京帽儿胡同私邸。

        临危时他曾口授张一麐遗电,希望和平早日实现,本人以不能亲见统一为憾。北京政府通令全国下半旗三天。

        徐世昌和段祺瑞都分别亲赴冯寓吊丧。段祺瑞在冯灵前想起了小站练兵、数十年悲欢离合,不禁放声大哭。徐世昌则送一万元为冯的治丧费。

        冯国璋(年月日—年月日),字华符,亦作华甫出生在直隶(今河北)河间西诗经村。

        冯家原是村中大户,其祖父冯丕振,家境富裕,有地三百亩,为该村四大户之一。其父冯春棠,因科举落榜,精神失常,又因遭天灾,家道逐渐中落。冯国璋有胞兄弟四人,他排行老四。大哥冯佩璋,常年经营戏班,奔波外乡;老二冯蕴璋,自幼读书,被选为拔贡;老三冯琥璋,文庠生。他岁入本村私塾读书,年后入其外公家所在地三十里铺毛公书院读书。

        冯国璋年幼聪颖,心宽志远,性情豪放。因用心读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在堂叔冯甘棠的资助下,光绪七年(年),冯国璋到保定莲池书院进修两年。因家境艰难,光绪九年(年)辍学回家。

        为了找寻出路,光绪十年(年),二十五岁的冯国璋只身来到大沽口淮军直字营,通过在该营任文书的族叔介绍,入伍当兵。因冯国璋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经常帮助士兵书写家信或帮伙房记账,人缘不错,亦取得了该营统领刘祺的信赖。经刘保荐,冯国璋进入天津武备学堂,习步兵科。

        该学堂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培养淮军中下级军事人才创办的。聘有德事教官,所设课程有兵法、地利、军器、炮台、算法、测绘,并操习炮队,步队、马队、工队及分合阵法,另外还兼学经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