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梦旦(1870年-1936年),名凤谦,字梦旦,长乐龙门乡人。

        梦旦上有胞兄二人,长兄凤岐以桐城派古文学知名,考取御史;次兄而谦留学法国巴黎大学,精通洋务,梦旦取两兄之名上下各一字,自名凤谦。

        少从长兄读书于福州九彩园,初学古文词,并考取秀才。中法马江海战后,清廷日弱,遂无意仕途,厌倦八股文章。

        在商务印书馆近代馆史中,公认有“两兴”首兴于张元济,再兴于王云五。但在这两个炫目的名字身后,却有一个常被人忽略却又不可或缺的“贤臣”——高梦旦。

        “五四”运动后,51岁的高梦旦自认对新学“所知不多”,主动辞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职务,并亲赴北京,去邀请不满30岁的北大教授胡适。胡适虽未到任,但推荐了他的老师王云五。

        王云五当时毫无名气,怀疑他才能的人,“商务书馆内外皆有之”。高梦旦却用了3个月时间,帮助他熟悉馆中各项工作,在王接手后还尽力辅佐。

        有商务元老感到不解,高梦旦解释道“公司犹国家也。谋国者不可尸位,当为国求贤……国方得以长久。”

        果不其然,1932年“一?二八”事变,商务印书馆遭日机轰炸,几成废墟,王云五仅用半载,便使“商务”恢复元气。

        多年后,胡适回忆起这段历史,说道“他看中了一个少年书生,就要把毕生经营的事业付托给他后来又听信这个少年人的几句话,就把这件重要的事业付托给了一个他平素不相识的人。这是老成人为一件大业求付托人的苦心,这是大政治家谋国的风度。”

        高梦旦识才,亦爱才如命。他提升青年沈雁冰任《月刊》主编,后者却向他提出三条苛刻要求一是现存稿子都不能用;二是全部改用五号字;三是馆方应当让其全权办事,不能干涉编辑方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