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独立、学术自由的空间日益被压缩的政治氛围中,蔡元培依然尽最大的可能实现自己的教育理念。

        蔡元培奉行的教育方针是科学化、劳动化、艺术化。

        他常说“脑力与劳动同时并进之好处,非独养成身体发达之平均,而最大关键,乃在打破劳动阶级与知识阶级之界限。”又说“人生由小而长,而老,而死,苟无艺术之调和,则一世生活,真无兴趣之可言。……故艺术兴味,确为教育上第一要义。”

        推行美育,可以说是蔡元培一生的追求。

        蔡元培历来认为,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他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他说“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在蔡元培看来,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仅仅源于知识的灌输,也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就是美育。塑造全面完整的人,是美育的宗旨。

        在北大校长任上,他曾不遗余力的把推行美育,做为北大教改的重要方面。担任大学院长,无疑为他推行美的理念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年蔡元培组织大学院时,即特设立“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这年月,上海成立了音乐院,蔡元培亲自兼任院长,中国现代音乐史的一代宗师、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者萧友梅担任教务主任。

        这便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音乐学府——著名的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

        年月,音乐院改名为音乐专科学校,校中设立预科、本科,并附设师范科。萧友梅担任校长,但蔡元培一如既往的关心音乐学校的建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